paint-brush
Ola: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连接 Web2 和 Web3 世界的新网关经过@sin7y
272 讀數

Ola: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连接 Web2 和 Web3 世界的新网关

经过 Sin7Y7m2024/06/04
Read on Terminal Reader

太長; 讀書

2021 年 7 月,Ola 项目(原名 OlaVM)正式启动,由 Sin7y Labs 孵化。Ola 当时的使命最初是构建一个以高性能为主要重点的技术基础设施项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降温,我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用户增长陷入了停滞。
featured image - Ola: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连接 Web2 和 Web3 世界的新网关
Sin7Y HackerNoon profile picture


通过不断的探索,我们找到了前进的道路……

创始理念:乘风破浪,重基础设施

2021 年 7 月,Ola 项目(原名 OlaVM)正式启动,由 Sin7y Labs 孵化。当时,区块链行业蓬勃发展,用户和交易量激增。困扰该行业的主要挑战是区块链的可扩展性,这促使 Ola 项目的诞生。


Ola 当时的使命最初是构建一个主要注重高性能的技术基础设施项目,从而加速行业走向大规模采用。


当时这个技术项目的核心挑战是如何用 ZK 技术来验证虚拟机。ZK 是一项非常优秀的技术,我第一次接触它是在 2018 年,在 Nightfall 代码库上进行了隐私特性的优化和探索。后来随着以太坊技术的快速迭代,ZK 的可扩展性潜力被大力挖掘。


我们努力去了解如何使用 ZK 技术来证明一个完整的虚拟机。当时,我们能找到的唯一资源是MatterLabs 的 Alex 制作的 zkEVM解释视频,我们已经记不清看了多少遍了。我们很快意识到,由于 EVM 本质上的设计不利于 ZK,它可能会导致 ZK 证明速度变慢(因为电路规模庞大)。


因此,为了真正实现可扩展性,我们从零开始设计如何构建一个完全 ZK 友好的虚拟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从 Starkware 的 Cairo VM 白皮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Ola 的里程碑:


图 1.Ola 路线图


2022 年 7 月:发布 Ola 第一份技术白皮书。
2023年4月:发布Ola第二份技术白皮书
2023 年 7 月:完成Ola 的第一轮种子前融资。
2023 年 11 月:启动Ola 的开发者测试网。
2024 年 2 月:推出Ola 公共测试网预 alpha 版本。


最初,Ola 设想高性能基础设施是解锁区块链广泛实用性的基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降温,我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用户增长已陷入停滞。尽管推出了各种以性能为中心的主网,但市场未能蓬勃发展。这迫使我们重新评估行业的发展轨迹。

严酷的现实:实现增长高峰,应对挑战

基础设施的提升并没能明显提振行业的复苏,我们才逐渐意识到这个行业真正缺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新用户。


虽然大家都相信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是必然的,并因此专注于构建各种基础设施,但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吸引新用户?我们应该开发一款爆款应用、游戏?社交平台?人工智能?业界仍然没有找到答案。


Ola 作为一个基础设施项目,旨在高性能的基础上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在链上部署,从而解锁更多的场景。然而,愿景虽然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当 Ola 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时,类似项目的表现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行业缺乏用户,而通过创造新场景来吸引用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因此,在 Ola 测试网上线之前,我们思考了很久:什么样的应用能够吸引用户?理想情况下,如何才能持续吸引 Web2 用户?说实话,我们没有找到答案。


因此,我们尝试了一种不同的方法: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应用程序可以吸引用户,那么什么行为可以?我们回顾了过去流行的项目,并试图从中得出答案,如图 2 所示。



这些项目的共同主题是“收入”。原因并不难理解。原因很容易理解——当用户应对 Web2 世界的挑战并担心收支平衡时,额外的收入来源自然成为对用户最有吸引力的诱惑。如果这种收入来源的进入门槛很低,它自然会吸引更多的用户。


然而,这些方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最终会逐渐消失。


相对于打造爆款应用来吸引用户(试错成本很高),我们更愿意建立一个低门槛、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来吸引用户。低门槛意味着用户的参与成本最小化,可持续意味着持久的技术价值。

勇于尝试:开拓创新,夯实基础

作为深耕ZK领域多年的团队(创始成员长达8年),我们坚信ZK未来的角色,在区块链模块化设计的过程中,ZK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目前区块链的模块化设计包括链下执行层、链下DA层、链上验证共识层。如果说链下执行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链下DA是为了解决成本问题,那么目前的模块化设计还存在什么问题呢?答案是:结算时间的效率问题。


在目前的设计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往往需要等待某些状态聚合后才能在链上结算,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分钟。这是一种糟糕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对于跨链交互而言。


因此如果将链上的验证行为也放在链下,有几个好处:


  1. 更快的状态验证;
  2. 更快的状态解决;
  3. 降低交易成本。


当然,和链下 DA 一样,链下验证依然代表着安全性和效率的权衡。不过,我们看到的是真正廉价、高效、安全的链的出现,这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用户的产品。


更关键的是,链下验证需要的算力非常少,可以轻松在移动设备上运行。因此,在 Ola 内部,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概念:Massive,一个建立在移动设备上的去中心化 ZKP 验证网络。


Massive 可以解决多种情况:


商业角度来看:


  1. 可以灵活支持任意ZK算法的验证。
  2. 可以为所有ZK应用提供验证网络。
  3. 可作为模块化ZK公链的核心组件。
  4. 它可以成为一个更加去中心化、更快捷的桥梁。


消费者角度来看:


  1. 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持续、稳定的收益。

    1. 只要ZK应用程序持续运行,用户就会获得持续的收益。
    2. 用户只要有智能手机就可以直接参与。


  1. 它改变了普通用户在区块链行业中的角色。

    1. 用户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网络的维护者。


对于整个行业


  1. 它为 Web2 用户进入 Web3 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2. 它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3. 生态系统开始服务现有用户,而不仅仅是吸引新用户。


Massive 模块于 2024 年 4 月 2 日正式在测试网络上线。在短短两个月内,仅通过有机增长就获得了超过 211K 的注册量和超过 100K 的用户激活量(目前在 iOS、Android 和 Solana 系统上可用)(图 3)。在 Ola 的社区中,我们见证了新用户的涌入。


这些人以前可能不熟悉这个行业,但他们明白,通过加入这个网络,他们可以通过持续的网络维护获得回报,而且通常不需要任何前期成本,这非常有吸引力。


图3 大型仪表板:全球节点和活动概览


独特的策略:吸引、留住和服务用户

Ola 创新性地采取了先吸引用户、再构建生态的策略,通过低门槛的赚钱机会吸引用户,通过持续的赚钱机制留住用户,再向用户提供具有消费价值的应用,形成全覆盖的闭环。


在 Ola 的规划中,构建什么样的生态,源自于社区内用户的诉求。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认真倾听社区的声音:


  1. 用户希望参与Ola生态系统的管理。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Ola 已经推出了提议和投票产品,社区的提案可以在该产品中进行讨论、投票和听取。更多信息请见Ola 社区中心


  2. 用户希望奖励可以转让。


  3. 用户希望与他们的受邀者以及他们邀请的人进行交流。


  4. 用户希望看到Massive中引入一些小游戏。


这些场景与其他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关键的区别在于,我们不会假设用户需要什么;我们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构建。这将确保 Ola 上的应用程序拥有真正的用户。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行业状态,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采用。

坚定不移的愿景:奋力前行,期待行业复苏

Massive 是 Ola 为实现行业愿景而做出的一次大胆尝试,不仅带来了技术革新,也引入了创新场景。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惊人的表现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当然,Massive 的成功必然离不开更多各方资源的支持。


无论您是投资者、研究人员还是行业爱好者,我们都期待与您合作,共同努力实现行业的大规模应用。


除了Ola,我们还看到很多创业者从各个角度进行创新和尝试。在这个行业,任何真正的建设者都值得尊重,任何推动行业发展的尝试都值得支持,无论最终结果如何。


我们期待有一天,每个用户手里都拿着一部装满各种DApp的Web3手机,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由 Ola 首席执行官xb撰写。